2024-03-20 11:08:14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 燕宛楓
申論考試當中,解決問題能力是重點測查的能力之一。而考試大綱當中不同級別的試卷對于解決問題能力有著不同的要求,高層級崗位試卷大綱當中所闡述的是“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而基層崗位的試卷大綱的闡述則是“解決問題”。二者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提出”二字,簡單來說,高層級崗位試卷需要大家在自行界定和把握問題的基礎之上提出對策,而市地級試卷的問題相對較為明確。這類題目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提出對策”題型,有時會涉及兩個作答任務,即問題、對策兩部分,有時僅提出對策即可。
有些考生第一次與這種題型時見面時并不覺得難,“不就是找找問題、提提對策嗎?”。其實,這類題目拿高分并不簡單,往往稍不留意就會被扣分。那么,提出對策類題目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且聽中公教育細細說來。
一、明確作答任務:提出對策類題型的考察往往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只寫對策即可;二是在找問題的基礎上提對策。所以,咱們首先要明確任務的個數。一般而言,只要考生認真讀題就不會漏掉作答任務。但有一類情況需要特別注意,題干當中并沒有要求回答“問題”,但在要求中出現了“問題明確”,那么,這樣的情況也是需要將“問題”列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提示,題干僅要求寫“對策”時,大家需要注意預算格子,如若相對充裕時可以將“問題”簡寫。
二、明確限制條件:限制條件一般對應執(zhí)行者身份,以及出現問題的主體,其中,執(zhí)行者身份往往是被視而不見、視而無感的。在這類題型中,身份意味著權責,有些對策能做到,有些做不到,例如題干中假設考生是社區(qū)工作者,那么類似出臺相關法律這樣的對策就是無法做到的,就其身份而言是不具備可行性的。
三、明確作答要求:提出對策題的作答要求,除了要點完整、條理清晰、準確等常規(guī)要求之外,還有相較于其他題型的一些特殊要求,如“措施具體”、“所提建議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等。在備考這類題型中,大家核心需要把握三個方面:一是針對性,即緊密結合作答對象,針對材料呈現的線索,如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等去提對策;二是可行性,對策是否符合相關規(guī)范、現有資源和技術是否支持等,這些都是咱們需要考慮的范疇;三是可操作性,即對策要具體,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可重點考慮主體、客體、手段、內容、效果等。
四、明確對策來源:從對策的來源角度看,可以分為直接對策和間接對策,直接對策需要咱們把握材料當中的對策詞,以及觀點類的表述等;間接對策則可以從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反推,或從材料案例的經驗教訓當中進行提煉。除此之外,咱們還應當順應當下提出對策的考察趨勢,善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咱們平時多閱讀、多積累,可以在備考中參考中共中央宣傳部編著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等資料,提升政治素養(yǎng),進行針對性學習。
(責任編輯:hui)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