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 14:07:28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 舒慶森
結構化面試作為人才測評的一種手段,需要通過考官與考生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對考生進行全方面、多角度的測評,注重對于考生綜合素質的測查,主要是圍繞六大測評要素進行評價,其中言語表達能力可謂是貫穿于面試始終,甚至直接關乎著面試的成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諸多考生的面試備考中會發(fā)現,平時生活中能夠侃侃而談,但是一到考場就出現回答磕磕巴巴、口頭語“嗯”“啊”“這個”“那個”“然后”頻出、或者是詞不達意、邏輯詞使用不當等問題。那如何才能應對這些問題,在面試中做到對答如流呢?
第一、加強積累,夯實基礎。
大多數考生之所以平時聊天可以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在面試考場卻語塞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肚子里沒貨,不知道說什么;或許有些知識在筆試學習中進行過相應的學習,大腦中有一定印象,但是并未能夠進行深入的學習,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因此,需要各位考生,加強對于知識和語言的積累,可以利用人民日報等平臺的的評論文章,或者對于練習過的面試題目進行好詞好句的整理,讓自己有話可說。
第二、善用邏輯詞,清晰表達。
在面試答題過程中,一般都會有1分鐘左右的思考準備時間,進行答題要點的梳理,但是很多考生在答題時又經常會一鍋燴,把所有內容雜糅到一起,最終導致在緊張的面試考場忘記要說什么,而出現磕磕巴巴的情況。還有部分考生雖然有使用邏輯詞的意識,使自己的答題顯得有條理一些,但是常常出現邏輯詞混搭的情況。這就需要考生能夠善于使用邏輯詞,例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一方面……,另一方面……,除此之外……/與此同時……”。
第三、強化練習,破繭成蝶。
語言表達與寫字一樣,屬于一項技能,要想能夠熟練掌握,就需要我們能夠勤加練習,方能小有成就。這就需要考生們在面試備考中,摒棄筆試學習的思維,只進行埋頭苦學,不進行表達;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的使用普通話,用較為規(guī)范的語言和周圍人進行交流;同時對于積累的熱點知識、好詞好句、面試的題目進行反復的訓練,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除此之外,最好能夠有人對于我們的表達進行指導,發(fā)現問題及時進行改正。最后就需要能夠進行突破練習,進行即興表達,對于某個主題或話題進行簡短思考,立即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錄音,對于自己的表達進行修正。
中公教育希望大家能順利通過面試,實現人生理想。
(責任編輯:dly44891)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