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復習指導 > 公共基礎知識 >
2020-02-24 15:00:04 來源:
社區(qū)工作者公共基礎知識的掌握是部分地區(qū)社區(qū)招聘的重點考察內容,這一部分不僅涉及的知識面廣而且不易記憶,小編特別為大家整理了以下社區(qū)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供廣大考生復習備考。
進入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 | ||
社區(qū)工作者招聘 | 社區(qū)工作者工資待遇 | 社區(qū)工作者復習資料 |
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熱點 | 專業(yè)知識 | 免費講座 |
社區(qū)工作者模擬試題 | 每日一練 | 歷年試題 |
加入社區(qū)考試交流群:640017112 | 官方微信 sqgzzks 微信一對一金牌解答:zgsqgj |
一、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事物之中,存在于事物發(fā)展過程始終,也就是說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香甜的瓜有苦的瓜蒂,美味的棗也是生在荊棘中,可見每個事物都是有矛盾的,這就是事事有矛盾。再比如,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有矛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矛盾,在新時代有矛盾,所以不管是什么階段,我們都有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可見每個階段都有矛盾,這就是時時有矛盾。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就是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既然每件事,每個階段都有矛盾,所以我們才要學會找到、找全、找準事物的矛盾,用矛盾的觀點去看問題,辯證的看待每個事物的矛盾。所以矛盾普遍性告訴我們的方法論就是堅持矛盾分析法,全面的看待問題。
二、矛盾的特殊性
每個事物都有矛盾,但具體的矛盾內容是否一樣呢?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每個事物的矛盾都是不同的,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可以從三個方面去理解:
不同事物的矛盾內容是不同的。比如每個人都有優(yōu)缺點,但是每個人的優(yōu)缺點都是不同的。同樣大家都有長處和短處,但是具體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也是不同的。中國的主要矛盾和美國的主要矛盾,具體內容也是不同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矛盾。比如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在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在新時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同樣是中國,但在不同的階段,就有不同的矛盾內容。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或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作用。比如中國發(fā)展的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也就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這是中國發(fā)展的五個矛盾,這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其中我們指出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經濟這個矛盾地位更高,居于主要矛盾,其余的是次要矛盾,也就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的性質、地位和作用不同,有主次矛盾之分。再者,中國的經濟制度中有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這是同一矛盾的兩個方面。其中公有制經濟決定了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所以公有制經濟屬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了事物的性質,非公有制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就是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的性質、地位和作用不同,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之分。那特殊性就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用一個方法解決所有問題,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就是特殊性告訴我們的方法論。那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不同領域,不同擅長。比如“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馬和牛是不同是動物,擅長之處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是不同情況,不同手段。比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對癥下藥等,都在說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手段。這兩個方面都能體現(xiàn)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以上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和各自的方法論,大家先對于這部分內容有一個細致的了解和深入的學習。預知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責任編輯:hui)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