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 09:38:22 來源: 中公教育盧志飛
社區(qū)工作者申論是部分地區(qū)社區(qū)招聘的重點考察內容,因此掌握社區(qū)申論作文的素材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公教育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為大家整理了社區(qū)申論內容,供大家參考學習。
進入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 | ||
社區(qū)工作者招聘 | 社區(qū)工作者工資待遇 | 社區(qū)工作者復習資料 |
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熱點 | 專業(yè)知識 | 免費講座 |
社區(qū)工作者模擬試題 | 每日一練 | 歷年試題 |
加入社區(qū)考試交流群:640017112 | 官方微信 sqgzzks 微信一對一金牌解答:zgsqgj |
萬事開頭難,文章寫作亦是如此,但由于首因定律的存在,開頭又變成了文章最重要的內容,因此,寫好文章開頭無比重要,同時又無比困難。但只要我們能夠真正的抓住文章的寫作技巧,再結合申論作文的出題規(guī)律,是能夠找到一些比較實用的寫作方法的。如果有備考過國考的同學會知道,近幾年申論作文有一個很大的規(guī)律,就是文章主題往往選取兩個相反的主題,讓考生進行思辨,進而撰寫一篇文章。如:2018國考市地級的“以老子關于“有”和“無”的觀點,圍繞給定資料反映的城市建設理念中的問題”寫一篇文章,就需要結合“有”與“無”這兩個相反的主題寫一篇文章;再比如:2019國考副省級申論題,結合“城市文明和鄉(xiāng)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應該而且可以互補的;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可能還是在城、鄉(xiāng)之間自由游走。”這句話的思考寫一篇文章,也是需要我們結合“城市文明”和“鄉(xiāng)村文明”兩個相反的主題寫一篇文章。而這一種選題就要求我們在開頭寫作中將兩個主題都進行破題,而此時我們就可以用“賦”的寫作手法來進行書寫,也就是直接闡述兩個主題,通過兩者的對比量引出論點。
【“賦”的寫作手法】
文章寫作,“賦比興”是最基本的寫作手法,各有優(yōu)點、各有使用范圍,相比而言,“賦”的寫作手法是最簡單的,就是直接闡述。那么,在這種對比型的主題中為什么要用“賦”的手法呢?一是開頭不宜過長,如果有比興的手法的話,前面需要進行鋪墊,兩個主題都鋪墊的話就會太過啰嗦,論點無法講清楚。二是比興的手法往往會造成“前二后一”的邏輯形式,弄不好就會邏輯混亂。所以,用這種手法是最有效且風險較低的。
【兩個主題的對比】
而在直接闡述兩個主題的過程中就要形成對比了,這個對比并不一定是相反,而是要根據兩者之間的關系,比如:“有”和“無”兩個是一正一反,要“無”不要“有”的關系,那么我們就像要闡述“有”的壞、“無”的好。這樣最后的論點呈現出來才順理成章。但如果像2019年的副省,城市文明和鄉(xiāng)村文明并不是相反的關系,那么就不能闡述一個的好和另一個的壞,兩者是互補和游走的關系,那么就要把這種關系直接闡述出來。
【范文】
城市是人類生活聚集的地方,城市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質量。而這如今的城市建設中,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思想,一種一味強調“有”,修建高大上的建筑,如“廣”場、“高”樓、“大”廈,而建設中的“有”卻背離了市民的實際需求,變成了“結果”的“無”。另一種關注“無”,進行建設時“留一手”,選擇不建設建筑,這種建設的“無”讓城市后續(xù)的發(fā)展“有了”更多的空間。可見,城市建設中,“無”有時“有意義”,但“有”卻往往“無價值”。
【中公點評】
(責任編輯:小星星)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