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9 10:19:38 來源:
一、背景鏈接
時值暑期,大部分高校都已進入假期模式,但每天陪伴同學們左右的“校園卡(飯卡、一卡通)”卻在假期中成為“香餑餑”,租賃“校園卡”業(yè)務作為一個商機在北京市部分高校校園中悄然繁榮起來,58同城、趕集網等一些網絡信息平臺成了他們的主戰(zhàn)場。
大學生的校園卡竟然也可以租賃!租賃費從每月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大部分集中在200-800元/月,高達到1500元/月。而租用這些校園卡的人也是各色人等,考研族、附近居民、農民工等等。
二、熱點解析
校園卡受歡迎,在于其本身的附加值,使用這種卡可以與清華、北大本校學生一樣享有在校內任何食堂用餐,通過圖書館、教學樓門禁等便利。在今年春季,媒體曝出清華、北大等校學生,以每人次30元的價格將校園卡“租”給游客進入校園,后再隔著鐵柵欄收回。這說明了校園卡的價值。
校園卡原本是學生的福利卡,學生通過這一卡片,不僅可以享受便宜的伙食,更能夠借閱圖書、出入教學樓等,而單從福利這一角度來說,學生便沒有權利將其出租外借,往小了說,這是謀取私利,往大了說,這是侵占教育資源。而更為關鍵的是,校園卡租賃帶來了校園管理方面的問題,比如,在安全方面,社會人士憑借卡片自由出入宿舍、教學樓等帶來了校園安全的隱患。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的高校食堂更是有校外醫(yī)院的患者出入,進而影響到了高校學生的飲食安全。
檢索一下,不難發(fā)現校園卡出租在多年前就存在,學生因為這一現象而訴諸媒體的事件也時常發(fā)生。而總體而言,這一現象并沒有得到一些學校的重視和有效處理。分析原因,首先是對校園安全和教育資源缺乏責任心,其次是,缺乏相關的規(guī)定,倒逼高校完善相關措施,彌補相應的漏洞。
化解校園卡出租亂象,方式和方法并不難,一者,出臺相關的懲戒措施,對出租人和承租人進行嚴格的懲罰,除了凍結卡片、停止服務外,也可以對出租的學生進行行政懲罰,通過嚴厲的處分,震懾出租校園卡的行為。二者,通過技術層面規(guī)范校園卡的使用,比如校園卡可以實現無卡辦公,即通過指紋的形式來刷卡,這樣就很容易消除校園卡出租的行為。再者也可以使用屏幕打卡設備,學生一打卡,就會顯示其照片,這樣也能起到震懾的效果。
校園卡租賃不是一個小問題,因為其還是一個誠信道德問題,校園卡租給別人賺取利益,這分明是鉆制度的漏洞,來占集體的便宜。這樣的行為是正直的人不恥的,試想,一個人從大學時就嘗試通過制度漏洞來占便宜,那么,等其進入社會,是不是為了利益就可以什么手段都用?從這一方面說,校園卡租賃真該清理一番了。
》》更多、更全申論技巧、考點大全 盡在社區(qū)工作者申論頻道《《
更多考試信息請查看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了解社區(qū)工作者考試時間、社區(qū)工作者考試內容。
注: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原文地址。
標簽:
(責任編輯:楊小樣)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