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8 15:36:49 來源: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貫徹實施質量發(fā)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以空氣凈化器、電飯煲、智能馬桶蓋等公眾普遍關注的消費品為重點,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組織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
媒體曾披露了一個案例,杭州一名居民在日本大阪購得一個馬桶蓋,發(fā)現產地竟為杭州下沙,感嘆“兜了一大圈,買到的居然還是自家門前生產的東西。”這真切說明,中國有能力制造高質量的產品,卻未能擁有與之匹配的品牌。
墻內開花墻外香,國貨國外被搶光。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國內制造的產品因為有國外的牌子就大受歡迎,觸及了“中國智造”的痛點,也說明了國貨的“弱點”: 國貨不是質量不行,而是知名度不夠;不是價格高企,而是沒有形成與品質相匹配的品牌效應。
【開頭直接點題,指出中國產品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原因在于品牌效應不夠,中國當前急需品牌建設!
中國品牌曾經有過的輝煌,比如之前的樂凱膠卷、雪花冰箱等等。這足以說明民族工業(yè)有基礎也有實力,中國制造有市場也有潛力。但是在今天的世界市場上,叫得響、立得住的中國品牌寥寥無幾,F在的中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制造大國,中國有能力生產與市場期望相符合、與自身實力相適應的工業(yè)制成品,但是隨著勞動力成本攀升,低質低價的中低端產品越來越難以形成規(guī)模利潤,這是無法回避的嚴峻現實。
【分析部分,指出中國品牌建設的歷史和當前中國制造存在的問題】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曾表示,中國制造“走出去”,更重要的在于打造品牌。品牌被稱為“企業(yè)的無形資產、商業(yè)競爭的核心要素”,不僅是一家企業(yè)的名片,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象征,甚至決定著這個國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話語權。在百花競放的世界知名品牌大舞臺上,中國品牌有理由也有責任占有一席之地。
【意義分析:引用董明珠的話切入,承接上文的問題分析,并為下文分析品牌的意義樹立了靶子!
在這種大背景下,呼喚擁有自主品牌、加快中國品牌建設,將盈利能力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沒有品質,就形成不了品牌;不增品種,就難以滿足消費者所需。沒有“做專、做精、做細、做實”的工匠精神,就沒有精致產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對所從事的工作鍥而不舍,對每一個細節(jié)精益求精,對用戶的良好體驗傾盡全力,對質量追求永無止境。
【對策措施部分:指出品牌的形成需要工匠精神,對細節(jié)、質量、用戶體驗無止境的追求!
品牌建設之路沒有奇跡,只有努力的軌跡。惟有不斷厚植“中國智造”的土壤,讓大國工匠代不乏人且更有保障,讓原創(chuàng)精神茁壯生長并獲得保護,讓誠信成為全社會的道德空氣,讓企業(yè)家精神得到更好發(fā)展,我們才能在這一輪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促動中國品牌厚積薄發(fā),脫穎而出。
【總結提升,指出中國品牌建設需要的外部環(huán)境,并對未來進行了展望!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