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4 14:39:00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 高敏東
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中,行程問題的考查一向比較靈活,因此大家在平時學習時,除了要掌握基本知識點之外,平均速度的考查也不能忽略。中公教育通過梳理近幾年考查的行測題目,整理了大家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及易錯點。
【基礎知識】
【例題精講】
【例1】小明從A地出發(fā),需先走一段平路再上一段坡才能到B地,到B地后,他停留一小時原路返回A地。小明走平路的速度為千米/小時,上坡速度為4千米/小時,下坡速度為8千米/小時,小明從出發(fā)到返回共用7小時,則A、B兩地的距離為( )千米。
A.10 B.12 C.15 D.16
【答案】D。中公解析:根據(jù)題意,行程圖如圖所示:
小結(jié):一般遇到上下坡問題時,屬于同一長度路程之下的不同速度行駛,可以結(jié)合平均速度求解公式直接代入數(shù)據(jù)求解,簡化計算過程。
【例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先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勻速行駛一半的路程;然后均勻加速,行駛完剩下路程的一半時,速度達到80千米/小時;此后均勻減速,到達乙地時的速度正好降為0。問其全程的平均速度在以下哪個范圍內(nèi)?
A.不到44千米/小時 B.在44~45千米/小時之間
C.在45~46千米/小時之間 D.超過46千米/小時
【答案】A。中公解析:根據(jù)題意,行程圖如圖所示:
行程問題中平均速度的求解,要先明確行駛過程以及為勻速還是勻變速運動,再根據(jù)公式進一步得出結(jié)果。各位同學在平時練習時,也要養(yǎng)成畫行程圖的習慣,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了解行駛過程。
(責任編輯:hui)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