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復習指導 > 公共基礎知識 >
2022-02-10 09:58:45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 李楊
社區(qū)工作者考試考什么?作為大部分省份較為重要的社區(qū)工作者考試內容,社區(qū)公共基礎知識這一部分內容不僅涉及的知識面廣而且不易記憶。為此,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特別為大家整理了以下社區(qū)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供廣大考生復習備考。
推薦: 社區(qū)工作者系列試題匯總
在我們的考試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哲學相關問題的考點,在此之前,我們先了解的是什么是哲學,在學習哲學的含義后,進而研究的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恩格斯在總結哲學史的基礎上明確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基本問題,即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思維和存在不僅是人和世界關系的兩個本質的方面,也是哲學上的最高范疇,因此我們必須要牢牢把握住這一知識點。
雖然恩格斯已經將哲學的基本問題已經給我們進行了總結,但是在我們的日常學習過程中,思維與存在這一對范疇接觸的不是很多,更為常見的是與此類似的另外一對范疇,那就是“物質與意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極其繁多,數(shù)不勝數(shù),但歸結起來就是思維與存在、主觀和客觀這兩類現(xiàn)象。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卻反映著人與世界最根本的方面。
那么我們的基本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總共分為兩個方面即何者為第一性和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
第一方面思維(意識)和存在(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即何者為第一性,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亦稱為哲學的“黨性”問題。簡而言之,若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于物質的哲學派別屬于唯心主義;若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于意識的哲學派別屬于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于二元論。
第二個方面是思維(意識)和存在(物質)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絕大多數(shù)哲學家對這個問題都作了肯定的回答,認為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這一觀點就是可知論。但也有一些哲學家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是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這一觀點就是不可知論。關于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就是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劃分標準。
同學們要將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么牢牢記住,并看清題目中考察的是第一性或是同一性的問題,同時也要區(qū)分開哲學的“黨性”問題與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相似選項。最后我們通過一道試題來加深記憶。
【試題練習】(單選)1. 2009年,臺灣師范大學曾仕強曾攜其作品《易經的奧秘》登陸央視《百家講壇》。該作品中,《易經》的成書、陰陽的由來、八卦的成圖以及卦的解讀等都突出表現(xiàn)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物質和意識何者為本原即兩者誰為第一性,誰先誰后的問題
B.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
C.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D.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問題
【中公答案】C。解析: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物質和意識何者為本原即兩者誰為第一性,誰先誰后的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的最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所以AB均不全面,不選;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不等于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D排除。故本題答案為C。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hui)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