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復習指導 > 專業(yè)知識 >
2021-07-28 11:39:03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A。中公解析: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具體科學是研究世界某一領域特殊規(guī)律的學問,哲學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研究整個世界發(fā)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規(guī)律。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給具體科學以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A選項說法錯誤,其他三項均正確。故本題答案為A。
2.【答案】C。中公解析: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包括兩個基本方面:①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誰為第一性的問題,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②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這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故本題答案選C。
3.【答案】D。中公解析: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論。故本題答案為D。
4.【答案】B。中公解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在于何者為第一性,即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而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是意識的派生。A項“君子以自強不息”表現(xiàn)的是一種道德品質,與哲學無關,“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表現(xiàn)的是客觀唯心主義,與題意不符。C選項“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表現(xiàn)的是一種運動觀,“天不變,則道亦不變”體現(xiàn)的是一種靜止的觀點,即形而上學,與題意不符。D選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體現(xiàn)的是一種實踐觀,而“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B選項“氣者,理之依也”承認了氣是世界的本原,屬于唯物主義觀點。而“理在事先,理生萬物”承認理是世界的本原,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這兩者體現(xiàn)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qū)別。故本題答案選B。
5.【答案】B。中公解析:人生觀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觀的制約。人生觀主要是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tài)度和人生價值三個方面體現(xiàn)出來的。人生目的,回答人為什么活著,A不選。人生態(tài)度,表明人應當怎樣對待生活,B當選。人生價值,判別什么樣的人生才有意義,C不選。人的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自覺性,這是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很重要的區(qū)別。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對“人為什么活著”這一人生根本問題的認識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實踐中關于自身行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指引著人生道路的方向,D不選。故本題答案為B。
6.【答案】B。中公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根本目的是認識世界,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從而利用這些認識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下改造世界,造福人類社會。故本題答案為B。
7.【答案】B。中公解析:①③說法正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為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實踐服務的,其產生和發(fā)展與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實踐密切相關,產生于無產階級革命需要,來源于革命實踐并通過革命實踐不斷得到檢驗和發(fā)展,又對無產階級的斗爭實踐有指導作用。
②④說法錯誤。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不斷發(fā)展的哲學,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寶貴品質。
故本題選B。
(責任編輯:dly44891)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