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4 13:41:02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 唐希
社區(qū)工作者考試考什么?社區(qū)工作者行測是部分省份較為重要的社區(qū)工作者考試內容,因此掌握社區(qū)行測的知識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根據(jù)社區(qū)工作招聘行測特點,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行測考試內容,祝大家考試順利。
推薦: 時事政治試題匯總 | 公基模擬題匯總 | 社區(qū)面試100題
各類行測考試都會涉及片段閱讀題,而這部分題中占比較大的是主旨觀點題,其題目特點是題目長、文字多。很多同學做題時會發(fā)現(xiàn),這類題通讀一遍可能都用時不少,而有些題甚至反復讀也找不準重點。其實,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思路,知道文段主旨的表述特點,這類題做題速度慢的問題是可以改善的。接下來中公教育就具體給大家說一下做主旨觀點題時可重點關注哪些。
關注對策句
文段中,如果存在問題或分析問題后,作者直接給了對策,那這基本就是作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
常見提示詞:應該、需要、亟需……等。
例1
我國社會管理工作范式經歷了從社會治安到社會管理再到社會治理的轉變。粗放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差不多”“馬馬虎虎”“大概也許可能”等思維方式使社會治理存在著標準化程度低、群眾工作不到位、社會事業(yè)服務表面化等一系列問題。傳統(tǒng)粗放式、經驗化社會管理已經無法滿足時代需求,必須加快向精細化社會治理轉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一個有力證明。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傳統(tǒng)的粗放式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B.我國社會管理工作范式的發(fā)展歷程
C.全面深化改革目標形成的重要原因
D.精細化社會治理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中公解析】D。文段先介紹我國社會管理工作范式所經歷的轉變;接著指出粗放式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最后總結說傳統(tǒng)的粗放式管理已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并給出對策,即“必須”加快向精細化社會治理轉型。文段重點是最后給出的對策。
A、強調的是傳統(tǒng)的粗放式管理有問題,但文段重點是要加快向精細化社會治理轉型以解決問題,故非文段意在說明內容,排除;
B、強調的是我國社會管理工作范式的發(fā)展歷程,在第一句有,但與文段強調要加快向精細化社會治理轉型不符,排除;
C、強調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目標形成的原因,非文段意在說明內容,排除;
D項是對策句的同義轉述。
故選D。
關注總結句
據(jù)語言的表達特點,分析論證之后,會總結最終觀點,而這個觀點,往往就是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讀題時可重點關注。
常見提示詞:因此、所以、可以說、這些說明……。
例2
文化行業(yè)集密集型的人才、技術、知識與資本于一體,并具有鮮明的跨學科、跨專業(yè)、跨時空和跨文化特征,還將在未來的個人行為、社會生活和國家建設以及全球發(fā)展和人類事務中扮演著中心角色。1995 年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與發(fā)展委員會報告,提出文化是人類生存整體繁榮和發(fā)展的最終目標和歸宿?梢哉f,文化的跨界特質及其重要性,對文化人才的高質量和規(guī);岢隽烁镜囊。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文化是人類繁榮和發(fā)展的最終目標
B.文化行業(y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C.文化行業(yè)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D.文化人才要具備高質量和規(guī)模化
【中公解析】D。文段先說,文化行業(yè)具有鮮明的跨界性;接著由 1995 年的聯(lián)合國“報告”引出文化的重要性;最后由“可以說”得出結論——文化的跨界特質及其重要性,對文化人才的高質量和規(guī);岢隽烁镜囊。即文段的落腳點在“文化人才”上。
A、在第二句,強調文化怎樣,但文段重點是文化人才要怎樣,故非意在說明內容,排除;
B、強調的是文化行業(yè),非文段強調的對文化人才的要求,排除;
C同B類似,強調的也是文化行業(yè)怎樣,排除;
D是文段總結句的同義轉述,故當選。
除了上述兩點,還可關注:1、假設句:文段通過“如果……”給出假設,就是為了論證觀點或表達觀點,要關注;2、問句:問句的存在,是為了引出話題或引起讀者的注意,故問句引出的內容可重點關注;3、感嘆句:感嘆的特點是直接表達情感和態(tài)度,這類句子自然要重點關注。
中公教育希望廣大考生能認真投入,進行大量訓練,拿下這一類題型。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dly44891)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