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復習指導 > 公共基礎知識 >
2021-09-02 09:19:01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 賈瓊
社區(qū)工作者基本常識考查范圍廣泛,且以識記性內容為主;主要包括科技、人文歷史、地理常識等,今天在這里主要分享的歷史知識點如下:
一、歷史常識:“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確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二、知識詳解
(一)中書省
隋初稱為“內史省”,后改為“中書省”。宋中書省與門下省合并為一個機構“中書門下”,掌握行政大權,長官為“同平章事”即宰相,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
元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軍、監(jiān)察三權。門下、尚書兩省皆廢,故中書省較前代比較重要。明永樂帝時設內閣,機要之任開始歸“內閣”。負責起草詔令,明宣宗后擁有票擬奏章的“票擬權”。
(二)門下省
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成為中央政權機構的重心。隋唐時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并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
(三)尚書省
南朝宋得名,前身為“尚書臺”。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關尚書發(fā)展而來。組織機構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為例:有吏、禮、兵、刑、戶、工等六部。負責執(zhí)行詔令。
1.吏部
長官為吏部尚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動等事務。吏部尚書還被稱為天官。隋唐、五代,吏部為六部之首。類似現(xiàn)在的組織部、紀委等部門。
2.戶部
長官為戶部尚書。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類似現(xiàn)在的民政部、財政部、國土局等部門。
3.禮部
長官為禮部尚書。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技、嘉、軍、賓、兇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類似現(xiàn)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門。
4.兵部
長官為兵部尚書。明職掌全國軍衛(wèi)、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清職掌全國綠營兵籍及武職官員的機構。類似今天的國防部,中央軍委及其各軍事機關。
5.刑部
長官為刑部尚書。各朝職責相差較大:隋唐時,刑部只限于對平民及七品以下官員有行刑權,但一般沒有處罰權,處罰權基本屬于大理寺;明清兩代,刑部作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與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審理和復核,為"三法司制"。
類似現(xiàn)在的司法部和公檢法部門。
6.工部
長官為工部尚書。工部為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制造工程(包括軍器、軍火、軍用器物等),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yè)無不綜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tǒng)一度量衡。類似現(xiàn)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鄉(xiāng)建設部。
三、考題形式
此知識點在事業(yè)單位中考察,多數(shù)為客觀題。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熟知三省六部代指內容;以及三省各機構負責管理何種事宜;六部屬于三省中哪一機構的下屬職位以及負責管理何種事宜,與我國現(xiàn)代哪些機構承擔工作內容相符等,多數(shù)考察對應。
(責任編輯:dly44891)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