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復習指導 > 公共基礎知識 >
2020-11-11 14:51:21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
青藏高原,亞洲內陸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為東亞、東南亞和南亞許多大河流發(fā)源地,高原上湖泊眾多,有著名的納木錯和青海湖等。西藏自治區(qū)就在青藏高原上,由于海拔較高,大氣層薄、空氣密度稀、水汽量少,大氣透明度十分良好,因此陽光透過大氣照射到地面,在大氣層中被吸收、散射的量也就特別少,因此拉薩也被稱為“日光城”。青藏高原氣候主要以高原山地氣候為主。
內蒙古高原是我國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稱北部高原,狹義上的內蒙古高原位于陰山山脈之北,大興安嶺以西,北至國界,西至東經106°附近。內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東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瀚海”之稱。值得注意的是內蒙古高原西部是典型的風蝕地貌。內蒙古高原距離海洋較遠,東蒙氣候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西蒙地區(qū)主要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內蒙古高原東西跨度很大,最東和最西相差一個小時的時差。
黃土高原是世界黃土分布最廣的“黃土地”,海拔1000-2000米,大部分地區(qū)都被包在黃河“幾”字彎內部。由于流水侵蝕作用強烈,所以地表千溝萬壑。地表覆蓋深厚的黃土,植被覆蓋稀少,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屬暖溫帶半濕潤至半干旱氣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溫暖濕潤;降水年際變化大,季節(jié)分配不均,東南多于西北。年降水量200-700毫米,其中65%以上集中于7、8、9三個月。降水強度大,多暴雨和冰雹,往往一次暴雨即占全年降水量的30%甚至更多,是產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黃土高原孕育的黃土文化是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黃土文化里的安塞腰鼓。
云貴高原位于中國西南部,云貴高原包括云南、貴州的大部分與廣西、四川、湖北、湖南的一部分,是中國南北走向和東北—西南走向兩組山脈的交匯處,云貴高原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差別顯著,夏季高溫多雨。云貴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發(fā)育的典型地區(qū)之一,地勢崎嶇不平,有許多“壩子”。“地無三尺平”是指云貴高原地面崎嶇不平,連在一米以內都找不到平整的地面,可見地面崎嶇;“天無三日晴”,就是因為云貴高原地面崎嶇不平,空氣受到抬升、冷暖空氣接觸機會特別多,這也就形成多陰雨天的主要原因;不過“人無三分銀”這句話不能再用來形容云貴高原一帶的人了,在黨的領導下、政府的關懷下,當地人們早已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例題】在中國的地理上,有著名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和內蒙古高原。其中,最平坦的高原應該是:
A.內蒙古高原 B.云貴高原 C.黃土高原 D.青藏高原
【答案】A。解析:我國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青藏高原起伏平緩,雪山連綿,冰川廣布;云貴高原地面崎嶇,石灰?guī)r分布廣泛,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qū);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是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qū);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開闊,一望無際。故本題答案為A。
(責任編輯:dly44891)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