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復習指導 > 公共基礎知識 >
2020-07-24 15:42:29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西方舶來品,在被引入到中國并不斷被接納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如何將其與中國具體的實踐相結合,也就是本文要探討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毛概的內容一直是山西各類公考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希望通過梳理毛澤東同志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相關內容及論述,幫助學生通過關聯(lián)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達到掌握知識點的目的,從而更好的備考和應考。毛澤東把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神圣使命。他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xiàn)。”毛概中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論述主要有三次:
1.毛澤東在1930年5月為反對當時中國工農紅軍中的教條主義而寫的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著作《反對本本主義》。毛澤東寫作此文時,黨內存在著“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chǎn)國際決議和俄國革命經(jīng)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因此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還特別強調到:“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中國同志要再了解中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才能促進中國革命的勝利。”
2.毛澤東在1938年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題為《論新階段》的報告中面向全黨第一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他鄭重提出,中國共產(chǎn)黨必須“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huán)境”,“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并強調說,這是“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這次會議和相關內容的發(fā)表,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相關理論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也實現(xiàn)的質的飛越。
3.1942年—1943年進行的延安整風運動。1942年2月開始,毛澤東連續(xù)發(fā)表《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兩篇演說,標志著全黨普遍整風的開始。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文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通過全黨的整風運動,使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成為全黨的共識。
在七大召開之前,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命題在黨內運用非常廣泛,正是基于此,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上才系統(tǒng)總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將其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產(chǎn)生的第一大理論飛躍成果,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jīng)驗總結,是中國共產(chǎn)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責任編輯:dly44891)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