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考試題庫 > 每日一練 >
2017-10-10 10:44:33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
1.【答案】ACD。解析:由“餓”到“飽”既有量的積累也有質的飛越。B項說法錯誤。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tǒng)一體。不能割裂質變與量變的關系。故本題正確答案選ACD。
2.【答案】ABCD。解析:方以智是我國明清之交的一位自然科學家、樸素唯物主義者。題中的“形”、“光”、“聲”皆“氣”,這是指多樣性的物質形態(tài)都是“氣”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氣”是根本?梢姡揭灾堑“氣”論不是多元論,而是一元論。方以智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性的氣,這是樸素唯物論觀點。而方以智所講的“氣”能“凝”、“發(fā)”、“激”,這表明了物質性的氣是運動的,物質和運動不可分,物質運動的形式有凝、發(fā)、激等多種形式,這是中國古代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由此可見,A、B、C、D是正確選項。故本題選ABCD。
3.【答案】CD。解析:理論屬于認識的范疇,認識來源于實踐,正確的認識對實踐有積極的指導作用。故本題答案選CD。
4.【答案】ABD。解析: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實現(xiàn)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崇高的社會理想。”故本題答案選ABD。
(責任編輯:楊小樣)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