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考試題庫 > 模擬試題 >
2017-07-05 17:00:45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
1.【解析】C
A項:錯誤,沉積巖、巖漿巖和變質巖是三種組成地球巖石圈的主要巖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巖石是沉積巖,但如果按照從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個巖石圈算,沉積巖只占5%。因此從整個巖石圈來看,沉積巖的比例不是最大的。
B項:錯誤,通過壓實作用沉積物發(fā)生脫水,孔隙度降低,體積縮小,密度增大,松軟的沉積物變成固結的巖石。B項說法過于絕對,壓實作用只會讓孔隙度降低,不會完全沒有孔隙。
C項:正確,在流水的的搬運途中,由于水的流速、流量的變化以及碎屑物本身大小、形狀、比重等的差異,沉積順序有先后之分。一般顆粒大、比重大的物質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物質后沉積。所以當水動力減弱時,較重的碎屑會先沉積下來。
D項:錯誤,剝蝕搬運十分普遍,地表的巖石無時無刻不在經(jīng)受著這種作用。即使像花崗巖、大理巖等算是堅硬的巖石,在風化作用下仍然不免遭到破壞。據(jù)研究,花崗巖在地表經(jīng)過300-1500年后,風化深度就可達125px。
故正確答案為C。
2、A
【解析】
根據(jù)文中“單靠一種”、“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種不同稟性的文明價值資源”可知,所填成語表示只靠這一種并不足夠,應付不過來。B項“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協(xié)調(diào),不相容,文段強調(diào)的是力量不夠而非不協(xié)調(diào),排除;C項“于事無補”指對事情毫無補益,用在此處程度過重,排除。A項“捉襟見肘”、D項“顧此失彼”語義相近,均能表達應付不過來的意思,但是相較于“顧此失彼”,“捉襟見肘”更加生動形象,且通常與“顯得”搭配使用。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也說中西文明的互補與融合》
3、A
4.【解析】C。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領袖是上衣的組成部分,二者是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
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
A項:手足用來比喻兄弟,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歲月指年月,泛指時間,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耳目是身體的組成部分,二者是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
D項:鷹、犬分別是兩種動物,二者是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5.【解析】C。觀察圖形,元素組成不同,考慮屬性規(guī)律。題干圖形1、3、5外曲內(nèi)直,圖形2、4、外直內(nèi)曲,?處應為外直內(nèi)曲的圖形,對應C選項。故正確答案為C。
相關推薦:行測備考|申論備考|公基備考|專業(yè)知識備考|面試備考|考試熱點|考試題庫
更多考試信息請查看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了解社區(qū)工作者考試時間、社區(qū)工作者考試內(nèi)容。
注:本站稿件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原文地址。
(責任編輯:楊小樣)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