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8 09:35:58 來源:
【導語】在2016年社區(qū)工作者考試中,為方便大家備考,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為大家整理提供行測每日一練,幫助大家積累行測知識。
閱讀以下文字,完成1-5題。
治療細菌性疾病,人們往往借助于各種抗生素。如果藥物治療不徹底,病菌表層細胞受損缺失但并未死亡,此時癥狀
雖有所緩解,但痛根未除,這樣會造成疾病的慢性遷延或反復發(fā)作。
細胞外壁缺損在醫(yī)學上稱為缺壁型或1型菌,稱1型是由予該菌最早發(fā)現于1ISTER研究所。以青霉素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例,在劑量充足,作用時間充分時,葡萄球菌因其細胞壁合成嚴重受阻,終至不能繁殖而死亡;若抗生素劑量不足或療程太短,葡萄球菌中可有部分耐力強者,以細胞壁缺損形式保存下來,這種細胞稱為金黃色葡萄球菌1型。這些“體無完膚”的病菌依然可以繁衍后代,而且遲早還會修復成原先的病菌。事實上,凡是妨礙細胞合成的因子,均可導致出現1型,常見的物理、化學、生物因子有抗生素、溶菌酶、補體、抗體、膽波等。各種病菌均可以以1型形式殘存下來。近幾年研究發(fā)現,過去所謂“病因不明”的患者,有一部分正是由于各種細菌的1型引起的。這是由于細菌一旦形成1型后,不能耐受外界低滲環(huán)境,需要在含有血漿和高濃度鹽分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若仍用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技術,常因生長不良或存活時問不長而作無細菌生長論處,導致臨床上病原不明。
防治細菌1型疾患也值得注意,因該菌缺損細胞壁,使作用于細胞壁而起抑殺作用的抗生素類藥物無用武之地,只有那些作用于細胞漿質及核酸合成的抗生素和藥物才能達到功效。但為全面起見,醫(yī)學專家建議,最好將作用于細胞壁和細胞質的兩類抗生素聯(lián)合應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請看下一頁
|
---|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