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17:59:01 來源:
民事案件起訴為自訴,就是俗話所說的“民不舉官不究”。當事方可以不通過法院,自行協商解決,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私了”;而刑事案件的起訴一般為公訴,套用上面那句俗話就是“民不舉官也究”。不管當事方的態(tài)度怎樣,都不可能“私了”。
民法處理民事案件;刑法處理刑事案件。
2、公民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3、自然人、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
自然人就是常規(guī)意義上的“個人”。
法人是法律賦予社會組織以人格,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主體資格的社會組織。我國民法通則將法人分為企業(yè)法人、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事業(yè)單位法人。
國家機關只在進行民事活動時才成為法人,才是民事的主體。只能以自己的名義,而不能以國家的名義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只能以平等民事主體,而不能以法定管理職能主體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只能以本機關所必需的后勤服務保障為限,而不能從事商品生產經營等營利性活動。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guī)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zhí)行董事或經理((公司法)第13條),而證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證券法》第107條)。全民所有制工業(yè)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為廠長或經理。
“法人代表”是指法定代表人指定的代表企業(yè)法人行為的自然人。
4、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的含義簡稱“行為能力”。能夠以自己的行為依法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從而使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或消滅的資格。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分三種情況: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法人的行為能力由法人的機關或代表行使。
①有行為能力人:
在法律上能為完全有效的法律行為的人 。通常以精神健全的成年人為有行為能力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總結:18周歲以上且精神健全+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
②無行為能力人:
不能為有效法律行為的人 。他們不能因其所為法律行為取得權利和承擔義務。一般包括:幼年人;不能獨立處理自己事務,經法院宣告為喪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自羅馬法以來,各國立法對無行為能力人都設置監(jiān)護人,以監(jiān)督和保護他們的人身和財產等權利(見監(jiān)護)!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同時規(guī)定,無行為能力人的監(jiān)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10周歲以下+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③限制行為能力人:
只有部分行為能力的人。公民已達到一定年齡而未達法定成年年齡,或者公民雖達法定成年年齡但患有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不能獨立進行全部民事活動,只能進行部分民事活動的能力。上述兩種人,統(tǒng)稱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該法還規(guī)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
10到18周歲的公民+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標簽:
(責任編輯:楊小樣)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