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7 10:42:08 來源:
社區(qū)工作者行測考試中,邏輯判斷的題量不多,難度也不高,因此這部分題目應該是大家必須拿分的題目。而要快速且準確地解答邏輯判斷題,除了大量練習模擬題外,還需要運用一定的解題方法。下面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為大家匯總了有關邏輯判斷的基本規(guī)律供大家快速提高。
社區(qū)工作者行測考試中的真假話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需要我們多花時間來研究。中公教育專家認為真假話問題有很多規(guī)律可循,可以通過訓練迅速提高做題正確率。
一、矛盾法解真假話問題
類型一:一真一假
1.教師讓四名學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論什么顏色。學生拿了球后,教師發(fā)現(xiàn)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問誰拿了白球。
甲說:我沒有拿白球。
乙說:是丁拿的白球。
丙說:是乙拿的白球。
丁說: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的是真話,那么拿了白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中公解析:此題答案為A。乙和丁的話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人說的是真話”,則甲和丙的話都為假,由甲的話為假可知甲拿了白球。故答案選A。
類型二:兩真兩假
2.某倉庫失竊,四個保管員因涉嫌而被傳訊。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們四人都沒作案
乙:我們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沒作案
。何覜]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兩人說的是真話,有兩人說的是假話,則以下哪項斷定成立?
A說真話的是甲和丁 B說真話的是乙和丙
C說真話的是甲和丙 D說真話的是乙和丁
中公解析:此題答案為D。甲乙是互為矛盾的兩個,甲乙存在一真一假,說明丙和丁也是一真一假。對丁進行假設,當丁為真時,丙也為真,和題干矛盾,所以丁為假,丙為真,進而推斷甲為假,乙為真。
二、反對法解真假話問題
類型一:上反對關系
“所有是”與“所有非”: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3.今年春運對全市中巴客運車的安全檢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結論:甲:所有中巴客運車都存在超載問題。乙:所有中巴客運車都不存在超載問題。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都存在超載問題。如果上述三個結論只有一個錯誤,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A、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都不存在超載問題
B、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都存在超載問題
C、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存在超載問題,但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不存在超載問題
D、吉祥公司的中巴客運車存在超載問題,但如意公司的中巴客運車不存在超載問題
中公解析:此題答案為B。本題考查的是真假推理中的反對關系。因為甲和乙的話為上反對關系,所以至少有一假,又因為三個結論只有一個是錯誤的,所以丙的話為真。因為丙的話為真,所以乙的話為假,甲的話為真,即所有中巴客運車都存在超載問題。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
類型二:下反對關系
“有些是”與“有些非”: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4.某公司財務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內的8名職員。有關這8名職員,以下三個斷定中只有一個是真的:
(1)有人是上海人
(2)有人不是上海人
(3)主任不是上海人
以下哪項為真?
A.8名職員都是上海人 B.8名職員都不是上海人
C.只有一個是上海人 D.只有一個不是上海人
中公解析:此題答案為A。本題考查的是真假推理中的反對關系。第1句和第2句是下反對關系,必有一真,所以第3句話為假,可以推出主任是上海人,由主任是上海人可以推出第1句:有人是上海人,這句話為真;第2句:有人不是上海人為假,可以推出所有人是上海人為真。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真假話這一部分在社區(qū)工作者行測的考試過程中還是重要的,而且技巧性也比較強,中公教育專家希望考生能夠多做練習,體會要點,取得好成績!
2015年社區(qū)工作者行測備考技巧匯總—數(shù)學運算
2015年社區(qū)工作者行測備考技巧匯總—數(shù)量關系
更多考試信息請查看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wǎng),了解社區(qū)工作者考試時間、社區(qū)工作者考試內容。
注:本站稿件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原文地址。
標簽:
(責任編輯:ershixiong)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wǎng)友提供或網(wǎng)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