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6 15:49:17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
2015年社區(qū)工作者行測備考:這些時間都去哪兒了的題,你會做么
2015社區(qū)工作者行測備考:細數(shù)那些在行測中會考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在社區(qū)工作者行測考試言語理解部分的片段閱讀中有類題型比較特殊,提問方式一般為“以下說法符合文意的是”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這類題型由于其考點比較特殊,要找出選項與文段的不同點、差異點,考查考生尋找文段中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此類題型為細節(jié)理解題,該題型考點比較多,其中包括了無中生有、主體偷換、時態(tài)偷換、數(shù)量偷換、邏輯偷換及語態(tài)偷換。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發(fā)現(xiàn),在所有的偷換類型中語態(tài)偷換比較特殊,考生要引起重視。原因如下:
原文:今年夏天我們班有少數(shù)同學參加了這個室外游戲活動。
選項:今年我們班有很多同學參加這個活動。
從這個簡單的例子可以看出,這個句子存在時態(tài)偷換(今年夏天換為今年)、數(shù)量偷換(少數(shù)同學換為很多同學)、主體偷換(室外游戲活動換為活動),這類偷換還是比較簡單易辨析的,如果原文與選項句顛倒即:
原文:今年我們班有很多同學參加這個活動。
選項:今年夏天我們班有少數(shù)同學參加了這個室外游戲活動。
那么仍然存在此類錯誤:時態(tài)偷換、數(shù)量偷換、主體偷換?墒钦Z態(tài)偷換與這類偷換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例如:
原文:我們可能在周六舉辦讀書活動。
選項:我們肯定在周六舉辦讀書活動。
這個例子就是簡單的語態(tài)偷換即原文的不確定性換成了肯定性(“可能”換成了“肯定”) 顛倒過來再看這個句子:
原文:我們肯定在周六舉辦讀書活動。
選項:我們可能在周六舉辦讀書活動。
那這個句子還存在語態(tài)偷換的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這種改變是對的。其實這個考查內容與邏輯判斷有密切關系,邏輯關系為“所有”可推出“某個”、“某個”推出“有的”。
例如:我們班所有男生參加這次運動會?赏瞥觯何覀儼嘤械哪猩鷧⒓恿诉@次運動會。
因此在語態(tài)偷換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即原文如果是肯定性表述,選項是可能性表述,這樣的表述方法是正確的,這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偷換類型。
【例1】隨著社會適應性逐漸提高,區(qū)分外部自我和內部自我的能力逐漸增強,兒童漸漸能夠比較實際地判斷社會交往情境,并根據這些判斷而表現(xiàn)出復雜的社會自我。同時,兒童自我結構的日趨穩(wěn)定,使兒童能夠根據自己的內部價值標準和信念體系,以及外部情境的需要調整自己的行為。
以下說法,不合文意的是( )。
A.外部情境的需要是兒童調整自己行為的依據之一。|
B.兒童對社會交往情境的判斷能反映出自身的社會自我。
C.社會適應性逐漸提高,區(qū)分外部自我和內部自我的能力逐漸增強,使兒童的自我結構趨向穩(wěn)定。
D.兒童的自我結構和判斷社會交往情境的能力幾乎同時發(fā)展。
【中公解析】這道要求選擇不符合文意的選項,很多考生會誤選D選項。因為原文的表述的詞語是:同時,很多考生就認為:同時改變成了幾乎同時,這就錯了,結果誤選D選項。因為原文是肯定性表述選項是可能性表述,為可推出關系。所以D項符合文意的。原文為并列關系,C選項為因果關系,所以C項不合文意,當選。
【例2】嚴密的邏輯論證,歷史上有一個確實的來歷:公開辯論。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好辯,還有一套民主選舉辦法,雄辯術風行,甚至還有一個奇怪的習慣:兩個人爭辯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誰辯勝就得彩金。辯證法的原意本是辯論,一方說話有漏洞,對方力圖辯駁,怕輸,就要嚴密,邏輯學顯然也是從這兒來的。
不符合這段話意思的是( )。
A. 雄辯術曾經在古典時代的雅典風行
B. 辨證法不僅僅是為了在和別人的辯論中取得勝利
C. 為一件事情爭論不休在古典時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 邏輯學的產生可能和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好辯有關
【中公解析】有同學會這道題目的D選型產生疑問,因為原文是“邏輯學顯然也是從這兒來的”選項表述為“邏輯學的產生可能和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好辯有關”。其實這個表述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原文是肯定性表述,選項是可能性表述屬于可推出關系。因此此題的D 選項是正確的。這道題要求選擇不符合為C選項,原文“雄辯術風行”與選項“為一件事情爭論不休在古典時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完全矛盾,所以答案為C選項。
相關推薦:行測備考| 申論備考 | 公基備考 | 專業(yè)知識備考 | 面試備考 | 考試熱點| 考試題庫
更多考試信息請查看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了解社區(qū)工作者考試時間、社區(qū)工作者考試內容。
注: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原文地址。
(責任編輯:fyr)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