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 16:36:55 來源: 中公社區(qū)工作者考試網 尚丹丹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策劃個活動,搞個調研,做個宣傳等等,在面試中測查中,計劃組織能力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測評要素。但往往考生在作答這類題目時,陷入模板、流程的誤區(qū),導致答題僵化。今天中公教育就聊聊計劃組織類的題目如何才能有針對性作答。
計劃組織題目一定要清楚任務是什么,通過這個任務想達到怎樣的目標和效果,通過這個活動想解決什么問題,這些都是直接目標,避免談太多假大空的意義。
如題目“某市二十家非國有博物館館長聯(lián)名向市長寫信,反映本市非國有博物館長期受到資金不足、場地受限等問題困擾,建議市政府加大財政支持,打造非國有博物館聚集地,使之成為本市文化旅游新名片。市長高度重視并要求市文旅局認真開展調研,你會如何做?”任務是“對本市非國有博物館現狀進行摸底調查”,目的是為了充分了解非國有博物館的現狀、打造聚集地的條件等,從而為打造非國有博物館聚集地提供參考依據。但考生往往目的說成促進本市文化旅游,帶動經濟發(fā)展,通過一次調研就能達到促進本市文化旅游的目的嗎?顯然不能,因此目的要直接,一是讓自身清楚接下來干什么,二是讓面試官聽清楚作答的方向。
目的明確后,如何做才能達到目的,要做到重點突出,把握核心環(huán)節(jié),同時也要通過這次活動的組織解決相應的問題。如宣傳,重點是宣傳什么、怎么宣傳、向誰宣傳,通過宣傳來解決對象思想意識不足或某一領域知識欠缺的問題。如專項整治,重點是針對哪些領域整治、如何整治、怎樣才能有效果體現文明執(zhí)法,通過整治來解決某一領域亂象問題。
以上題為例,明確直接目的后,重點調研內容為1.非國有博物館的基本藏品情況,如文化價值、市場價值、館藏特色與定位等,各個非國有博物館之間能否達到聚集效應等;2.其他城市的打造經驗,如其他城市如何立項規(guī)劃,如何提供資金、場地等;3.專家學者意見,聽取專家關于非國有博物館聚集地建設的意見,發(fā)揮好專家的“智囊”作用。通過目的推內容會更加有針對性,由內容再去想向誰了解、如何了解,從而解決建設聚集地信息不了解的問題。
計劃組織題目中,考生往往上來就調研和準備人、財、物、資,但在有限的回答時間內不可能做到事無巨細,前期的準備是為了過程的有序開展,因此也要針對性作答。
如為了確保防詐騙宣傳的針對性進行,前期需要對詐騙的手段、人群類型等了解;如為了調研的有序開展、收集信息的真實有效,前期需要對調研標準進行統(tǒng)一,若調研范圍廣泛也要成立小組分工明確;如要組織一個先進人物學習活動,前期要了解先進人物事跡、下載相關視頻、制作相關PPT等。總之,重點環(huán)節(jié)想好后,前期準備都是如何保障環(huán)節(jié)的順利有效進行。
活動的結尾雖不重要,但也不能僵硬化的表述,考生往往只是總結活動、形成報告,似乎所有的活動策劃結尾都一樣,其實不然,都要回扣活動目的,提升活動效果。
如宣傳目的是為了提升人們意識,擴大影響,因此活動的收尾要了解對象的知曉程度,進而擴大影響;調研的目的是搜集資料,為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因此需要對信息進行整理,形成條理性強、模塊完整的調研報告;培訓的目的是讓大家掌握某項技能、豐富知識,因此要進行考核,查看大家的培訓效果;專項整治的目的是為了整頓亂象,因此要不定期檢查,宣傳整頓效果,提升大家遵守制度的意識?梢姴煌蝿盏慕Y尾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據任務目標做進一步地鞏固提升得來的。
計劃組織能力考察雖千變萬化,但核心是要目的直接、重點突出,圍繞目的和核心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和收尾,確保活動的順利有效進行!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